青岛观音寺

    青岛观音寺系山东省佛教古刹,为汉传佛教著名丛林。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错埠岭东南的小山坡上,东临福州路,北依辽阳西路。史称黄德庵、于姑庵,曾经声名远扬,香火鼎盛时,方圆数百里信众扶老携幼前来朝拜三宝。

    有古籍传说与碑记为证,寺庙始建于初唐贞观年间(公元627年),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天下太平,大唐江山稳固,派谋士风水先生李淳风和袁天罡寻找天下太平的四大护国天柱,即皇、儒、佛、道。二人通晓堪舆,天文,星象,先是将皇、儒两柱设在内宫,又将佛柱设在五台山,道柱则选择设在崂山,几经波折终于沿崂山山脉在错埠岭东南方向即观音寺这里找到了华夏之天眼,太宗大悦逐降圣旨,选择黄道吉日在此盖庙并御赐寺名——黄德庵。新建的黄德庵在天眼处修建了名曰南阁的殿,里面供奉的是倒坐观音,李淳风为倒坐观音题对联一幅,“问观音为何倒坐,因世人不肯回头”,横批无字。亦证明观音道场,历史上的黄德庵香火很旺,前来参拜和赶山的信士络绎不绝。后因五昌禁佛而衰落。

    至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年),因当地一于姓女子参佛,后重修黄德庵,并改各为“于姑庵”。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和四月初八为于姑庵庙会,据记载当时的庙会为青岛规模最大的庙会,香火极盛。有史料记载,寺庙曾先后6次重修与扩建。

    古刹千年,历经沧桑,宝地风水依旧,灵性如故。五百多年的古银树依旧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甘露泉甘醇清冷,香柔依旧,沁人心脾,茶禅一味,既是佛法也关人情。2007年经市政府批准重建,至2014年竣工,重修后的寺庙占地16000平方米,古建筑面积8800平方米是集古代建筑风格与现代佛教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佛教文化丛林,建有大殿三重,山门、钟楼、鼓楼、观音阁、弥勒殿、大雄宝殿、三圣殿、上客堂、法堂、斋堂、寮房、方丈楼、六角廊亭、福禄寿缘及天眼景石,甘露泉,倒坐观音石雕,放生池及童子拜观音,喷泉观音等。2011年经青岛市宗教局、市佛教协会批准,于姑庵正式更名为观音寺。

    2018年,惟方法师受青岛市佛教协会、青岛市市北区委统战部、市北佛教协会的邀请前来青岛观音寺担任住持。入住青岛观音寺以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统战部、佛教协会等各级部门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在广大护法善信的护持下,依法开展了各项宗教活动。在道风建设、弘法修行、文化传播、慈善护生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成绩。通过开展“四进”活动,有效利用“四进”平台,充分发挥佛教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使信教群众更加自觉地把党的命运、国家命运和自身命运紧密连结在一起。期间成功举办了青岛佛教界首届摄影展。观音寺常住法师努力弘扬佛教文化,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青岛观音寺会继续高举爱国爱教的伟大旗帜,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继续前进,为青岛的社会和谐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联系方式】

青岛观音寺

地址:青岛市北区福州北路84号

电话:0532--85651257

邮编:266000


 


Copyright © 201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